启超等人已感到清廷的无药可救,遂产生推翻清政府的想法:“我国民不并力以图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无论建何政策,立何法制,徒以益其敝而自取其荼毒。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2)许多立宪派人士在对清廷大失所望之后,已经产生了趋向革命的倾向。
在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之下,一般国民愚昧落后,甚至许多知识分子也不懂何为宪政,所以有必要进行广泛的宪政启蒙宣传,这时报刊实责无旁贷。立宪派报刊大张旗鼓地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法律制度、民主自由思想,以及立宪的目的和意义,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等。同时,这些报刊还大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与僵化,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如《大公报》1911年4月29日所载《说妖孽》云:“黑暗政府,妖孽之首领也。聚三五衰朽于一堂,旅而进焉,旅而退焉。聆彼口头禅,未尝不私忧窃叹云:大局之阽危,救国之不容稍缓。然而呈之于事实者,无一不颠倒错乱为图危图亡之谋。”“仕宦之场,一妖孽荟萃之区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上自卿相之尊,下逮一命之士,何尝有丝毫图治之心。”报刊的宪政改良宣传虽然并没有使立宪运动获得成功,但是普及了宪政知识,对民智有所开启,促进了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和民主权利意识的提高,也使更多的人看清了政府的腐朽本质,认识到其已无药可救,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三、革命报刊在海外的发展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活动主要在海外进行,开始对国内影响很小。在一系列起义等活动失败之后,革命派逐渐认识到报刊宣传革命的重要性。尤其是保皇会《清议报》的宣传,使得许多海外侨胞纷纷退出兴中会而加入保皇会,更使革命派认识到报刊宣传的巨大作用。
《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创刊,陈少白(1869—1934)以日文化名“服部次郎”筹办,由孙中山亲自策划和准备经费,在日本购办机器设备。该报为兴中会的机关报,仿照日本报纸版式,是中国第一家横排分栏的报纸。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编辑与经营,事必躬亲,发表了大量时论与其他作品。该报同时出版日刊与旬刊,日刊每天出版四开一张半,旬刊称《中国旬报》。副刊《鼓吹录》,专以谐文歌谣讽刺时政。旬刊出至第37期,日刊在辛亥革命后迁至广州,到1913年8月被袁世凯在广东的爪牙查封,历时近14年,是出版时间最长的革命派报纸,为革命党机关报之元祖。办报之初,革命色彩并不鲜明,时以改良主义为宗旨,对康梁维
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都需要开展一些企业或产品的促销活动。软件营销就是其中一种营销方式,可以说是谁的软件营销做得好,谁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在信息化的今天,企业尤其要重视品牌建设,用新闻营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花更少的钱就能实现更大的宣传营销。但合作伙伴在进行新闻营销时,也要注意以下问题:选择宣传媒体时,要根据企业和产品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媒体,比如,你是做手机的,那么你要选择专业的手机网站,而不是选择做轿车的网站。只有选择合适的媒体才能更大程度地锁定客户的整体目标群。其次:行销时间新闻行销要指定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潜在客户都比较集中、上网时间范围内进行行销。比如如果你是做手机生意的,那么选择在法定节假日和天猫双十一这样的日子进行营销就会更好。如果无论时间长短,你都要进行轰轰烈烈的促销活动,那不仅花费大量金钱,而且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服务提供者的选择新闻营销服务提供者的选择,不能只看谁的价格更低。那是因为你的营销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和你的成本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一个网站的专业频道每天的访问量达到10万,而这个频道的访问量通常只有其中总访问量的4成,到了二级页面访问量则会下降到25%。总之,网页越往下进入页面的人数就越少,实现的营销效果也就越差。有些非正规公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生意来欺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