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蒙太奇”。
甘南藏区沿黄草原绿化固沙工程取得实效
新华社兰州2016年8月4日电(记者姜伟超)“玛曲”在藏语里是黄河的意思。这个位于甘肃省甘南藏区的县,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湿地之一,黄河流经此地获取了源区总径流量的58.7%,被誉为“黄河之肾”。经过多年努力,沿黄草原绿化固沙工程取得实效。
玛曲有1.28万平方公里草原、562万亩湿地,是青藏高原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放牧、鼠害及风蚀加重,玛曲草原以每年3.1%的速度沙化,大量湿地变成“黑土滩”。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玛曲湿地的面积是45万公顷,如今仅存30多万公顷。
在一些湿地和生态专家眼里,无论从自然资产价值还是国家生态安全角度,玛曲草原和湿地群在中国生态屏障的构建格局中都应受到重点保护。但草原和湿地群是牧民主要的生产资料,为生态保护,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不得不减少自己的发展空间。
为妥善解决生态恢复与藏区群众收入增加的矛盾,让其“减产不减收”,当地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开发步伐,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并且实施草原亮化、美化工程,让每一寸山水、每一处草原都变成景观,引导藏族群众由卖牛羊变为“卖山水”。在政策引领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藏族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开始自发加入治沙大军。2015年补播牧草5万亩,栽植云杉1万株、高山柳8万株,黄河边沙化地苗木成活率保持在90%以上,牧草成活率达到70%。
一处处藏家乐、藏家风情旅社从无到有。卓玛加布家的牧场从去年开始不再放牧牛羊,开办了一家旅行社。去年卓玛加布自掏腰包治理沙化草场40亩,今年达到150亩,他计划明年这个数字还要扩大。
当地一些农牧业及环保部门领导认为,要保护“黄河之肾”,靠地方的“自我拯救”能力远远不足。“虽然禁牧、休牧在玛曲实施达标,但草原载畜量仍然与保护生态的需求有差距。”玛曲县畜牧林业局局长拉毛加说,目前玛曲草原实际载畜量仍超出保护需求的50%。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牧民不再单纯依靠最原始的牛羊养殖致富,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最大限度放大单个牛羊的价值。
玛曲的高寒草原到处都是宝,除了天然生长的牦牛藏羊外,还有珍稀的草原蘑菇、名贵的中药材,但这些都没有变成群众致富的主要来源。“玛曲期待更多外部力量来和我们一起‘绿色开发’。”拉毛加说。
如今的玛曲湿地一年比一年“硬朗”,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渐向中旱
内容简练,易于传播。宣传内容简明扼要,便于接受和转播。微博客信息在发布时,播放者可以加载自己的信息,或者加载自己对该信息的看法和意见,这本身就使发布内容在发布时发生了变化。选自媒体时,要注意从媒体自身特点出发,在强调个性的同时指出共性。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一)传播主体——主体性意识增强,自主选择受众参与网络传播的众多生态环境中,博客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个性特征突出。
一、微博客的传播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1.在微博客的使用过程中,信息的发布与传播缺少“把关人”,此时信息的发布容易失控。因为微博使用门槛很低,我们也可以认为,在传播过程中,微博的发布甚至是转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是一种失控的状态,能够控制的是网站的发布内容管理系统,以及个人的媒介素养。2.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追随者和被追随者完全融合,在传播过程中控制者指的是传播者,传者和受者是统一的身份。微博客传播中,传受方时而分离,时而融合,没有稳定的、特定的分离。3.过去,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受众都是一群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人,大众传播媒介无法确定其自身信息的接收者,因此,大众传播媒介的控制者不能决定其受众。但是在微博传播使用过程中,由于它依赖于一定的人际传播,具有排他性,即在微博使用过程中,控制者可以控制谁不能成为自己的听众(例如:拉入黑名单设置),这一功能是以往媒体所无法实现的。传播内容——短小、碎片化的信息、去中心化的特点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超过140条文字,也可能有超级链接,这些链接可能是图片、视频等等。具体而言,微博的传播内容具有以下特征:内容简练,易于传播。宣传内容简明扼要,便于接受和转播。微博客信息在发布时,播放者可以加载自己的信息,或者加载自己对该信息的看法和意见,这本身就使发布内容在发布时发生了变化。
二、微博传播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式的。微博客中,传播者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收者,对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区分已不再重要。每一位微博用户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接受来自关注者的信息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把收到的信息通过转发功能传递给倾听者。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的特权,它体现了信息传播的非中心性、个性化,因为传者与受众的交互作用,使其传播内容在单一的传播网络中以不确定的方式进行。传播效应——瞬间形成强大的舆论波浪任何一种媒体的舆论力量都不如微博强大,微博中的舆论波浪力量强大到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瞬间传递。据《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统计,2010年20起网络舆论事件中,60%是由微博先发出声音的。随著微博影响力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和突发事件当事人开始使用微博,微博话题也由日常琐事向社会事件转变,逐渐发展为介入公共事务的新媒体,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信息源不再是传统媒体。微博客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其所涉及的领域已经渗透到网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重大事件、防灾救灾,还是公民权益、社会救助等,微博客都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并经常对事件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