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重大新闻报道中,一个新闻媒体才能更全面展示自己的实力,从而形成对读者的影响和召唤。
深度报道开辟了媒体重点报道的特色空间,能更为全面和深刻地揭示新闻的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3.深刻地干预官方决策
由于重大新闻选题往往是对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重大变化动向的报道,因此必然对社会的各级领导者的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领导者肩负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责任,需要及时、准确、深刻、全面地了解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新闻工作者所做的重大新闻报道是社会领导层较为关注的。
4.训练出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
重大新闻选题本身的复杂性和它所担负的传播使命,使得实现重大新闻报道的专业难度大于常规性的新闻报道。因此,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敏锐地观察能力,更高的专业水平,从而能够驾驭复杂的报道任务。高质量的新闻从业人员是在执行高难度的新闻报道任务中磨炼出来的,而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中难度最大的领域。
五、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
如何使深度报道更有深度?除了文章的立意、选材、挖掘和组织以外,技术性的写作方法也很重要,这里简单谈几点内容:
1.聚焦一个观念
深度报道需要宏观的视角,但这并不意味着观念多就是“宏观”。如果分散为多个观念,就难以从深层次的角度来挖掘问题。因此,每篇文章最好聚焦在一个观点上,尽量从一个视角阐发问题,这样才有可能把问题说透。如果感到意犹未尽,可以组织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
2.深化主题
许多被称为深度报道的文章,却总是缺乏深度,主要表现在主题的阐述过于肤浅,在表现形式上只是罗列了许多价值同等的素材,结果只能说明浅层次的道理,再想讲深一些,却没有相应的素材来支撑。因此,新闻工作者在写作前要尽可能多地寻找不同价值的素材,从中选出最适合主题的,并且按照递进式的逻辑结构在不同的深度采用不同的素材。
3.导语要引人入胜
导语是文章之眼,一段精彩的导语,能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实际写作中,导语必须要认真提炼,力求做到引人入胜。要做到这一点,可以采用白描手法,提供一段感人的情节或一个生动的故事,从具体引导出抽象,再从抽象转变为新的具体。此外,也可以从令人想象不到的数字、对比入手,随后讲述故事,再转入深层的报道。
4.首尾要呼应
深度报道并不是为了单纯提供信息,而是要通过报道提供一种对事实的认识。认识是
报道软文是一种很容易吸引人的软文推广方式,毕竟,比起枯燥的促销介绍,用户更喜欢看吸引人的故事。好的故事型软文,能做到吸引人,不会让用户形成排斥心理,不经意间就落入了软文作者布下的局。这种软文的写作方式与网络小说有相似之处,其重点在于调动使用者内心的七情六欲,形成认同。撰写网络小说有固定的模式可使用,而写故事型软文,同样有快速制作吸引人的内容的套路。这个动作就是“借用高人一等的故事构架”。常言道好“天下文章一大抄”,那么既然不是做文学创作,那么完美无缺的小说结构就可以在知名度高的小说中展开借鉴。好像之前挺火的《一只产品狗的盗梦空间》,就是典型的代表,故事是全新的,但是在结构上却是完完全全的去了盗梦空间的玩法。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会有多少人去纠结这是否是抄袭,最终的结果是,广告被打出来后,用户不但不反感,还是会感到犹豫。所以,想借用别人的故事架构,比如盗梦空间,是不是又要去看一遍?诚然,软文推广的重点并非高效率,所以借用也需要能够快速完成。此时,就可以这样做:1、先在网上搜索要借用的故事相关介绍,从中可以找到已整理好的故事架构,不需要自己去整理。举例来说,想借品牌故事,就直接在网上找,就能找到。把故事的构架用树状图排在草稿上。当然,这里不是要求一定要完全了解才能完全了解,只要求有基本的了解就可以了;也不是要求每个层次都要完全了解,只要求大致相似就可以了。写出新故事的主要内容,字数在200-300字之间。好象写一个人物简介,把故事的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以及所做的事情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写出来。把新的新闻内容分割开,填入树状图中。如果有了故事结构和故事概览,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填空题,把“答案”填进去。修饰语,广告内容植入语。它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所有步骤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一步,广告植入不佳,就不会有犹豫的感觉,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植入法,一是顺应故事的发展,如《梵高为什么自杀》,一是提出梵高为什么自杀的问题,二是从故事中的主人公引出的问题,直到谈到“穷”这个原因,才巧妙地将其引出;另一种则是从故事中的主角引出,如《一只产品狗的盗梦空间》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通过以上5个步骤,基本上就可以形成一个合格的软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