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创造、传播社会民情所需的文学故事方面,是相当活跃的。
六、明代报业及有关制度
明代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和发行的官报概称“邸报”,简称“邸钞”、“邸钞”、“阁钞”、“钞报”、“科抄”、“朝报”、“京报”等,或别称“除目”。除,拜官;目,条目。除目,意即官吏任命的名单目录,此为邸报的重要内容。邸报由通政司、六科编辑和发布,提塘报房抄传发送全国各地,下达至各级官吏,乃至缙绅人士。邸报是时人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来源,在明人文集记载中随处可见,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上一种常见的读物,影响颇大。有人还以此作为收藏,作为修史的资料。
通政司为朱元璋明初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是政府“大九卿”之一。《明史·职官志》载:“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抄发、照驳诸司公移……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通政司收受各类章奏后,根据不同内容分送有关衙门处理,“凡各科行移各衙门,俱经通政司转行”(3)。重要的由内阁批答后直呈皇帝裁决,然后由司礼监根据皇帝的旨意用笔批复,称为“批红”,再交还内阁,内阁根据内容分别送交六科。通政司是帮助皇帝汇总朝政信息和流通相关情报的重要机关,直接听命于皇帝,与六部平起平坐,与六科共同编定朝报,为朝廷之喉舌,权力颇重。其长官通政使为正三品,只相当于各部的侍郎,但其人选往往由皇帝直接任命。
六科也是明代新设的监察机构。六部给事中合称六科,即在六部设七品的左、右给事中共十二人,监察六部的日常政务活动。六科先隶通政司,明成祖后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明史·职官志》载:“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凡日朝,六科轮一人立殿左右,珥笔记旨……凡题、奏,日附科籍,五日一送内阁,备编纂,其诸司奉旨处分……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鞫,六科皆预焉。”可见,六科级别虽不高,但权力颇重,参与朝廷的各项重大政事活动。期间,它负责记录有关内容,同时将皇帝批答的章奏分类抄出,交有关部门奉旨执行。《明会典》卷二一三载:“凡六科每日接到各衙门题奏本,逐一抄写成册,五日一送内阁,以备编纂。”六科同意发布的内容经过整理和编辑便成朝报,再转发以供邸报抄传。
明代没有地方进奏院,各省派有提塘官长驻京城,担任军情等官文书的呈递和
偏爱程度,但从活跃度较高的自媒体软件的反馈数据来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抖音、快手、微视等软件较受欢迎;一、自媒体图文作品,主要是以文字和图片向网友传递信息,图文结合给阅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对于爱好阅读的网友,肯定会更倾向于选择图文作品,但对大多数网友来说,图文类自媒体内容比较集中,很容易使人产生疲劳、难以集中精神、困倦等症状,随着自媒体作品的多样化,网友在浏览互联网信息时,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二、自媒体视频作用,只要是用动态画面向网友传递信息,就能直接向观众传达画面内容信息,对观众而言,视频作品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3.优劣比较:1.受众群体,图文作品与视频作品的比较,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但是就目前自媒体的发展程度以及网友的倾向而言,图文作品的受众群体基础要大于视频作品;2.喜好程度,但从活跃度多的自媒体软件的反馈数据来看,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抖音、快手、微视等软件的受欢迎程度,要比以图文类为代表的头条、百家号、百家号等的好;3.制作难易程度,在图文、视频制作水平上,同级别的作品,肯定是更难制作的,不仅要考虑主角的情绪、表情、声音,还要考虑影片的背景、画面效果、外景效果以及后期剪辑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相对较少。但是从目前多数作者的反馈来看,视频的变现速度远高于图文类作品;5.图文与视频,很难说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只能说差不多了,硬要划分的话,图文应该是比较适合大众的类型,而图文则适合尖端类人群,各有优缺点,各有千秋。